特朗普的“美国堡垒”优势尽失了吗 盟友渐行渐远!美国在国防工业上长期依赖“安全盟友”。2020年至2024年间,美国约占全球重大武器出口的四成以上,向欧洲北约成员国及中东关键盟友的军售显著上升。这种依赖不仅限于军售,还延伸至技术研发和生产合作。例如,F-35战斗机的供应链涉及多个国家,包括机体结构、发动机零部件、航电系统、软件测试和后勤保障等环节。

然而,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核心的“美国堡垒”政策让盟友与其渐行渐远。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峰会上提出,到2030年具备自主防务行动能力,减少对美国的战略依赖。韩国也加速推动防务工业自主化,计划在2030年前跻身全球第四大军工出口国。日本则通过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扶持本土国防工业。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Shannon K. O’Neil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壁垒非但无法实现其宣称的强化国家安全与经济自主的目标,反而推高国内生产成本、抑制技术创新、迫使盟友疏远,系统性地削弱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与长期军事优势。单边保护主义还可能引发地缘政治连锁反应,促使欧盟、日本、韩国等关键伙伴加速推进“战略自主”,寻求替代方案,并积极强化本土国防工业。这将侵蚀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全球客户网络,并动摇其联盟体系根基。

特朗普政府改写了美国贸易政策的规则,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全面关税,初始税率为10%,最高可达50%。目前美国进口税的平均实际税率约为18%,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特朗普认为,关税带来的收入能让美国在经济上“获胜”,而推动军用装备及相关矿产、材料、技术的本土生产,则使得美国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政府征收的关税或许能实现部分预期目标,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但弊端远大于益处。过去50年间,美国融入全球供应链为其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脱离这些供应链将导致产品成本提高、质量降低,进而限制其经济增长与竞争力。美国国防工业也无法规避价格上涨、供应商流失和海外市场萎缩的影响,因为本土生产武器、军用装备及新建工厂的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