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不再直接资助乌克兰 美战略收缩信号!2025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将停止直接资助乌克兰,未来乌克兰的武器需求需通过北约获取,美国仅以全价向北约出售装备。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美国对乌政策的重大调整,也反映了美国全球战略的收缩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特朗普的决策逻辑基于“成本-收益”的极端计算。他认为美国过去对乌承诺的3500亿美元资金支持是“被剥削”,持续投入却未获得明确的战略回报,反而让美国陷入“无底洞”。这种将国际援助简化为商业交易的思维暴露了美国战略文化的功利主义本质。当援助无法转化为经济利益或地缘优势时,美国便会毫不犹豫地抽身。此外,特朗普要求北约“全额支付”武器费用,实际上是将乌克兰危机转化为北约内部的“分摊账单”游戏,进一步削弱了跨大西洋联盟的凝聚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的“断援”是其战略重心东移的结果。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通过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来构建反华联盟。解除对俄制裁、停止援乌,本质上是为了俄美关系“松绑”,迫使俄罗斯在欧洲方向收缩,从而腾出手来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布局。然而,“联俄制华”的幻想忽视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独立性,可能因俄罗斯在欧洲的重新崛起而反噬美国利益。一个经济复苏、军事压力减轻的俄罗斯未必会甘心成为美国的“战略附庸”。
对乌克兰而言,美国的“断援”无异于釜底抽薪。失去美国直接军事支持后,乌克兰将被迫完全依赖北约,但欧洲国家对派兵入乌普遍持谨慎态度,北约内部对承担乌克兰防务责任也存在分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虽试图通过每月10亿美元的武器采购计划维持战局,但在美国“全价出售”的条件下,乌克兰的财政和军事可持续性将面临严峻考验。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退出调停后,乌克兰在和谈中的话语权将被大幅削弱,俄罗斯可能趁机扩大战果,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将面临更大风险。
美国的战略收缩也为国际格局演变埋下伏笔。欧洲国家被迫在安全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可能加速欧洲防务自主的进程;俄罗斯因制裁解除和经济复苏,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而美国短期内虽减轻了负担,却可能因抛弃盟友、破坏规则而损害其全球领导力。历史反复证明,地缘政治的“零和博弈”没有赢家,唯有通过对话协商、构建均衡安全架构,才能实现持久和平。特朗普的“断援”决策或许能解美国一时之困,却难逃被历史评判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