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用最“土”的办法造出原子弹。半个多世纪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孕育原子弹的“摇篮”是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221基地。
221基地二分厂,火工品研制和总装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高能炸药压装、起爆元件生产和最终总装,全部在这里完成。车间里0.1毫米的误差,都可能让万吨TNT当量化为泡影。因此在筹建初期,防爆是生死线。
1959年,二机部设计院来了一批“新面孔”,当年19岁的杨彩苓是其中之一。

原二二一厂设计管理处技术员杨彩苓:来了苏联专家,叫“老国际”。人家告诉你这个厂区怎么搞,都是什么东西。就这样跟着老同志,还跟着专家就一起搞设计。
最初,他们是准备来接收苏联专家设计蓝图的。可随着中苏关系的骤变,苏联专家撤离时,没有留下一张完整的防爆图纸。

原二机部第二设计研究院设计师苏以静:很突然,苏联一下令以后,专家全都走,叫他们资料都不要留,全带走。我们心里很恼火的,最终就是说要自力更生。
面对技术封锁,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接过了改写历史的笔。

原二机部104公司二工区行政科会计王兴善:边设计、边施工、边改进。因为咱们设计部门,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没有可借鉴的图纸,也没有可借鉴的东西,必须摸着石头过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