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会谈前夕,特朗普再次采取了所谓的“虚空造牌”策略。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就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中国采取的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商务部声明中指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封锁和打压,损害了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就在商务部发布声明的前一天,美国将多家涉及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和商贸物流等领域的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此时中美即将在西班牙就经贸等问题举行新一轮谈判。因此,中国商务部质问美国,在这个关键时刻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的目的何在。
事实上,这反映了美国惯用的谈判前施压手段,试图通过制造筹码来迫使对手让步。但这次美国似乎低估了中国的反制速度和决心。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结果中国也相应地进行了反击。最终,美国不得不与中国坐下来谈判,推迟了关税协议的执行。
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美国对华政策始终存在认知偏差,总认为可以通过施压和恐吓让中国屈服。此外,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封信,宣称美国已准备好制裁俄罗斯及其石油买家,但前提是北约成员国先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同意采取相同措施。他还特别提到,北约应在中国征收50%到100%的关税,直到俄乌冲突结束。
显然,特朗普的这些言论也是他在中美会谈前的一种虚张声势。然而,美国的盟友们并没有响应他的号召,都在观望中美博弈的结果。经过几次交手,中国已经对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有坚定立场,才能让他意识到中国的不可小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