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巴黎举行的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线上会议结束后,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正式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声明指出,这支多国部队将长期驻扎在乌克兰境内,主要任务是防止俄罗斯可能发动的任何军事行动。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减少了对乌克兰直接军事援助,并寻求尽快结束冲突,加剧了欧洲的安全焦虑。经过数年努力,欧洲国防工业产能有所提升,各国在武器标准化、联合采购和后勤协调方面取得进展,为多国部队联合行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推动组建“保障部队”,表明其在援乌问题上的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正从幕后军备、情报与资金支持走向可能的非前线军事存在。尽管该部队的行动样式充满模糊性且面临严峻的战略与实操挑战,但对俄乌战局乃至全球安全秩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欧洲26国对援乌问题所做的共同承诺是在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变化背景下,经过长期讨论和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俄乌战场态势来看,此举是对乌克兰持续作战能力的直接支撑。乌克兰在经历多年消耗战后,防空系统、火炮和人员轮换等方面都面临短缺,俄罗斯逐渐在弹药、兵员和装备上占据优势。向乌克兰后方派遣“保障部队”,承担起兵员训练、装备维护、后勤保障和关键区域防空等任务,被视为打破当前战场僵局、稳定乌克兰战线的必要之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