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引发风波,这次受到影响的是他曾寄予厚望的印度总理莫迪。短短几小时内,从内阁会议的高调发言到一纸关税通知,昔日“印太伙伴”的名义已经荡然无存。特朗普为何突然对印度采取行动?莫迪又为何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中国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什么角色?2025年8月28日凌晨前后,美国政坛传出一段爆炸性视频。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面对镜头毫不掩饰地重提印巴冲突,详细描述了当时印度空军“至少损失七架战机”的细节,并嘲讽印度政府“根本不敢公布真实伤亡数字”。他还声称“只打了一个电话,五小时让莫迪收手”,展示其对局势的掌控能力。
此前,美国刚刚对印度商品加征50%进口关税,重创印度出口产业。《经济时报》称这是印度“本世纪最严峻的贸易打击之一”。大量出口订单被迫中止,孟买、金奈等城市的制衣、化工工厂陷入半停产状态,工人被迫轮班放假,老板干脆关灯停工。莫迪政府并未立即采取反制措施,这引起广泛猜测。与欧盟、巴西迅速宣布对等反制不同,印度选择沉默。
更引人关注的是,距离这一贸易冲击仅三天后,莫迪即将启程前往中国天津,出席上合组织峰会。这将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时间线清晰到近乎剧本般精准:8月27日,美国正式实施对印度商品的50%关税;几小时后,特朗普公开羞辱印度总理;28日清晨,印度舆论哗然,媒体一致认为美印关系“降至冰点”;31日,莫迪踏上访华之路。
特朗普引用印巴冲突显然不只是为了回忆战争,更像是精心编排的施压。他不仅强调“印度根本不敢公布损失”,还暗示“美国当年若不出手,印度可能陷入更大危机”,削弱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特朗普自夸“5小时摆平莫迪”,既是对莫迪的不尊重,也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强化美国主导全球事务的形象,同时向选民展示自己“让盟友低头”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