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船队放弃仁爱礁补给任务 菲方自导自演“大捷”失败!8月24日,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宣称已成功将中国船只赶出仁爱礁,并切断了中国渔网,打开补给通道。然而根据西方卫星影像及AIS船舶定位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仁爱礁海域仍有1艘中国科考船、1艘海警船及16艘渔船,这些船只对潟湖入口形成严密管控态势。菲方称为“胜利象征”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上,士兵已持续数月未获足够补给,淡水和药品几近耗尽。这场所谓的“大捷”背后,反映出菲律宾在仁爱礁博弈中的绝望挣扎。
布劳纳的声明发布后不久,菲军发言人帕迪拉改口承认“中国船只存在增加”,但仍表示菲军会“坚决履行保护领土职责”。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述暴露出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的战略焦虑。卫星图像显示,9艘中国硬壳充气艇并排组成物理屏障,艇上架设的重机枪射程覆盖2公里范围,彻底封锁了通往“马德雷山”号的水道。任何试图靠近的船只都会遭遇中国海警船的切割航线拦截和水炮压制。
“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海上铁棺材”。这艘二战老舰自1999年5月非法坐滩后,舰体严重锈蚀解体。菲军士兵用水泥瓦和铁皮在甲板上搭建的窝棚四处漏风,雨季积水深达膝盖。更严峻的是,舰体释放的重金属离子导致周围珊瑚覆盖率暴跌,铅汞含量超标,死亡鱼群漂浮海面形成污染带。士兵焚烧塑料垃圾产生的有毒黑烟进一步加剧生态灾难。
中国海空力量的立体布防彻底粉碎了菲方幻想。除水面舰船外,直-8J改进型直升机每日在仁爱礁上空巡航,旋戈-36油电混动无人机则全天候监控菲方动向。8月19日凌晨的冲突中,当菲军从破船释放两艘橡皮艇冲击中国海警船时,中方立即启动无人机追踪,配合海警快艇实施包抄,迫使橡皮艇调头逃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