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还想再赢一次!2025年7月中旬,北京酷暑难耐,黄仁勋的到来让国内科技圈再次沸腾。中国依然是英伟达心心念念的市场,也是让黄仁勋百般无奈的地方。中国市场是人工智能两大风暴中心之一,对英伟达至关重要。然而,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英伟达因其独特地位而成为被拉扯、撕裂的对象。
这是黄仁勋第三次来到中国,他希望缝合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商业版图,并推动市值4万亿美元的英伟达进一步发展,甩开微软、谷歌和亚马逊。因此,黄仁勋出现在了当年的链博会上。这是他首次参加链博会,在四天密集行程中,他在公众视野中讲述着英伟达从“小老弟”成长为“老大哥”的故事,也是他本人从籍籍无名到科技圈头号网红的故事。
7月14日,一张黄仁勋和雷军的合照在网上流传,证实了黄仁勋访问中国的消息。实际上,在这张照片曝光前,关于黄仁勋访问中国的猜测已经悄然传开。媒体和竞争对手都对他的行程充满好奇。与雷军的合影明确透露,小米是黄仁勋在公众场合露面之前的重要一站。两人的革命友谊始于小米刚开始造智能手机时,当时英伟达主要卖游戏显卡。2013年9月,黄仁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小米3手机发布会,宣布小米手机核心处理器从高通骁龙转到了英伟达的Tegra 4。尽管合作初期并不顺利,但后来随着小米宣布造车,英伟达Orin芯片成为小米SU7的标配,双方重新合作。这次,英伟达凭借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助力小米进入汽车领域。
黄仁勋在媒体沟通会上谦虚地表示,第一次见到雷军时就知道他会成功,并表达了购买小米汽车的愿望。1993年,黄仁勋在美国加州创办了英伟达,当时他年仅30岁。为了追求心中的女神,他曾承诺30岁时会成为CEO,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英伟达最初专注于PC市场的图形处理器,为高速渲染图形而研发GPU。1996年,《雷神之锤》的发布推动了3D网络游戏的发展,英伟达为此调整了处理器架构,诞生了并行计算架构。尽管技术突破显著,但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市场空间不足使得英伟达早期财务状况不佳。1999年,英伟达上市并在纳斯达克发布了GeForce系列产品,提出了GPU概念,逐渐成为硅谷大佬预备队。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学生使用消费级显卡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英伟达逐步成为人工智能浪潮的中心,黄仁勋在GTC 2024上宣布过去8年里,英伟达将AI计算性能提升了1000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