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开支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关于“加快谈判进程”的提议,称克里姆林宫“完全同意需要为谈判注入更多动力”。同日,泽连斯基责成新任国家安全秘书乌梅罗夫推动第三轮伊斯坦布尔谈判。这一共识发生在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半、战场陷入僵局之际,反映出双方在军事、经济与地缘压力下的共同困境。
俄乌双方在战场上的长期胶着状态成为推动双方谈判的核心动机。尽管俄军控制了乌东四州约18%的领土,但自2024年底以来未能突破第聂伯河防线。其依靠朝鲜弹药维持的10:1火力优势因乌军获得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而逐渐削弱。俄军面临兵力与装备的双重损耗:开战初期投入的30万合同兵减员超40%,T-90坦克战损率达35%,而军工产能受芯片等零部件制裁的制约,月产坦克仅25辆,难以支撑大规模攻势。乌克兰虽然依托西方援助守住主要防线,但兵员短缺恶化至征兵缺口高达39%,前线部队常常连续作战72小时无轮换。装备损耗同样严峻:豹2坦克战损23%,海马斯火箭炮因弹药不足日均发射量下降70%。泽连斯基同意加速谈判的直接诱因是7月初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投入5万预备队强攻,导致乌军防线多处告急。
这种消耗战使双方陷入“非赢即崩”的循环。俄军每日军费开支2.8亿美元,乌克兰完全依赖西方每月35亿美元援助。当军事手段无法打破平衡时,谈判成为双方止损的唯一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