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距离7月27日港口交易谈判的最后期限仅剩8天,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想卖掉手中价值228亿美元的资产,但交易被官方叫停了。
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对全球航运至关重要。如果这些港口被美国资本控制,中企的货轮进出可能将受制于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谈判截止前的最后8天内回应了外界关切。他说:“我不掌握具体情况。”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表明中国已经了然于胸,无需关注细节。他还提到“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会依法保护公平竞争”,强调在中国做生意必须遵守法律。此外,他还表示反对经济胁迫和霸道行为,这显然是针对美国的行为。
李嘉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商言商”。但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时,这种说法显得过于天真。就在贝莱德、地中海航运和长和集团认为一切尽在掌控之时,中远集团突然出现。中国的立场明确:如果要达成交易,中远海运必须参与进来,与美国公司进行公平竞争。美国人对此显然不满,美国国会“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紧急致信巴拿马政府,称中远参与港口运营将构成安全威胁。实际上,美国希望阻止中国企业加入,以便自己完成收购。
这场争夺战反映出全球化时代纯粹商业行为已不存在,任何关键基础设施的交易都涉及国家安全。李嘉诚似乎仍活在过去,以为凭借“超人”名号就能游刃有余。然而,当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冲突时,聪明的商人应知道如何选择。中国此次的态度是确保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安全,要求中远获得平等股权,实现多方共赢。这既维护了国家利益,也给了各方一个台阶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