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系统被“点穴”、指挥官被“点名”:伊朗为何防不住以军?技术与情报的差距。最近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许多人疑惑: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军事大国,为何在面对以色列的空袭时显得束手无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多方面因素。
从硬件角度来看,以色列使用的F-35I隐身战机雷达反射面积极小,难以被发现。而伊朗主要依赖仿制俄罗斯S-300的“巴瓦尔-373”防空系统,尽管号称射程达300公里,但在面对隐身目标时,探测距离可能仅剩50公里。这种技术差距使得伊朗在空中对抗中处于劣势。
以色列的电子战能力也非常强大,其“天穹”系统能够制造大量假目标,使伊朗雷达屏幕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今年3月伊斯法罕核设施遇袭时,伊朗雷达直到以色列战机接近才察觉,反应时间远远不够,导致反击失败。
情报方面,以色列的摩萨德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大量关于伊朗的情报,包括革命卫队高层会议时间和地下堡垒通风管道位置等。这些情报让以色列战机如同在自家后院飞行,可以精准打击目标。相比之下,伊朗的防御体系几乎透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