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升级打击手段 以防空压力加剧 导弹战术革新!2025年初春,美军将萨德反导系统秘密部署至以色列内盖夫沙漠。该系统配备的AN/TPY-2雷达能探测2000公里内的导弹目标,拦截弹最大速度达8马赫。
然而,在6月13日伊朗发动的报复性打击中,至少有17枚弹道导弹突破了防御网,导致海法炼油厂严重损毁。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指挥官哈吉扎德表示,他们已掌握突破任何防空系统的技术。这种自信源于其导弹部队的战术革新。伊朗采用“侦察-干扰-饱和”的三段式打击:先发射“目击者-136”无人机诱使防空系统开机,再以电子战部队定位雷达信号,最后从吉兰省、库姆省等七个基地同时发射“流星-3”和“力量-1”导弹。
美军中央司令部数据显示,萨德系统在此次拦截中发射了24枚拦截弹,成功摧毁9个目标。但面对超过40枚导弹的集群攻击,其火力通道明显不足。更关键的是,伊朗最新部署的“海巴尔”诱饵弹能模拟导弹热信号特征,导致拦截弹多次扑空。以色列军方承认,铁穹系统在此类对抗中完全失效,其雷达无法有效识别超音速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导弹库存结构正在优化。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其固体燃料导弹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62%。这类导弹发射准备时间仅需30分钟,大幅压缩了对手的预警窗口。五角大楼2024年5月的评估报告指出,伊朗在地下设施中储备了约900枚射程覆盖以色列的导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