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短剧很火,尽管情节往往离谱,但依然受到广泛欢迎。印度的例子表明,不论多么离谱的情节,都有很多人相信。《印度时报》曾对中国表示轻视,但最近却承认低估了中国。
5月26日,《印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稀土战略,比表面看上去更具韧性》的深度报道。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口水战,而是对产业链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关税战爆发后,中印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中国坚决反击美国,并对稀土等关键产品实施更大范围的禁运行动。而印度则选择依附美国。万斯访问印度期间,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实际上是为了应对中国并讨好美国。《印度时报》曾质疑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的策略,认为这可能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然而不到一个月,《印度时报》承认此前对中国误判,指出中国通过系统性布局构建的稀土主导地位绝非偶然,任何短期内与中国对抗的策略都不现实。
在稀土产业链方面,中国拥有绝对优势,对全球市场形成“降维打击”。印度试图通过“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推动私营部门勘探,但年产量仅为中国的2%,且加工技术落后,难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中国不仅依靠资源,还用了几十年时间从国家级实验室到高校课程设置,从采矿专利数量到全球资源并购,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模仿成功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