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主动求谈,是争取时间还是战术性撤退?回应欧洲压力!进入第四年的俄乌冲突,在5月15日迎来了一次罕见的转机:俄罗斯与乌克兰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尽管外界期待已久的“普泽会”未能实现,但这场久违的直接接触已足够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于此。
早在5月11日,普京就表示:“建议基辅政权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谈判。”这一举动被视为俄罗斯主动示好,并且撕去了强硬的外衣,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俄乌之间的战略分歧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领土争端是主要问题之一。乌克兰坚持恢复主权领土完整,包括收复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而俄罗斯则要求乌方承认现状,放弃上述地区。这一根本分歧使得谈判难度极大,无论是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还是2022年的俄乌《伊斯坦布尔声明》框架,都因领土问题而停滞不前。目前双方虽然气氛稍缓,但本质上的博弈并无根本改变。
安全困境也是关键问题。乌克兰渴求外部安全保障,例如加入北约或与第三方缔结安全承诺,以形成某种集体防卫机制;而莫斯科则认为这将对俄罗斯构成严重威胁。事实上,除了莫斯科的强烈反对外,欧美国家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承诺方面也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5月12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俄乌无法确保自身的长期安全,就很难最终达成和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