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称印只是暂停军事行动意欲何为面子与胜利感!印巴之间的冲突背后牵动着一个最致命的问题:面子。特别是对于莫迪政府来说,一旦宣布冲突打成“势均力敌”,就等于承认自己不行。因此,莫迪只能选择包装现实,打造一个“可控胜利感”。选民不在乎边境线是否推进一公里,他们只在乎“你有没有赢”。
于是,一个本来可能不分胜负的军事僵局被包装成印度外交、军事和领导力三合一的胜利大礼包。美国《外交政策》刊出了一篇报道,文中一位专家指出:“莫迪变了,印度真的变了!”这不是变温和了,而是彻底摆脱了以往“战略克制”的温吞路线,开始摆出一副“敢打、敢杀、敢惹我就动手”的架势。
5月12日晚,印度总理莫迪发表全国讲话,声称:“印度只是暂停了军事行动,不是结束战争。”“对巴基斯坦的报复,将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进行。”“我们将毫不犹豫地消灭一切武装分子营地,这是新的常态。”这不仅是一场电视讲话,更像是一次国家层面的战斗动员。美国媒体罕见发出预警,称印度正从“地区维稳者”变为“积极好战者”,改变了南亚格局,给整个南亚地区所有邻国敲响警钟——和平已经不再是印度默认的选项。
要理解现在的印度,得先明白过去的印度是什么样子。2004年到2014年间,印度由国大党领袖曼莫汉·辛格执政。他是一位经济学家出身的温和派,在军事外交政策上格外谨慎,核心理念是“战略克制”。这意味着面对挑衅时先外交抗议,有武装冲突时先联合国告状,有炸弹袭击时先查证幕后情况再决定是否报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