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中东行“圈钱”意图明显 聚焦经贸纾解国内困局。4月19日,华盛顿、纽约等城市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现政府大规模裁员、加征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此行主要目的是加强美国与这三个海湾国家的经贸合作,吸引三国扩大对美投资。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在中东谈成“大生意”,同时缓解国内面临的执政压力,反映出其政府的中东政策处境尴尬。
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为美国“拉投资”,海湾国家被视为重要来源。今年1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示,沙特计划在今后4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则希望投资额扩大到1万亿美元。美方官员透露,特朗普此次访问将讨论投资和经贸合作议题,预计将宣布多项协议,涉及防务、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据报道,美国将与沙特签署一项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卡塔尔也可能与波音公司敲定购买约100架客机的订单。
特朗普政府重视海湾国家的巨额采购和对美投资,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内的执政困局。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赖恩·卡图利斯指出,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持率跌至过去80年来历任总统同期最低,原因之一是民众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和物价上涨不满。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展示与海湾三国达成的商业交易,转移民众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然而,即使美国与这些国家签下“大单”,纸面上的巨额协议最终能否真正落实仍存疑。一些协议落实流程复杂,甚至耗时多年而实效甚微。例如,特朗普2017年访问沙特时宣布达成的3500亿美元协议至今未兑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